“看吧!深蓝的天海里配资门户app官方版,飘着、飘着,红的、绿的……五色的云,它们带着一颗奋发的心,袅袅地向着遥远的天边飞去……着陆在美丽的南国侨乡开平,为了祖国,我们将一切献给明天,踏着革命先烈的血迹奋勇前进,不灭敌,誓不归!”80年前,当时年仅18岁的中国伞兵队员杨勤槐在抗战胜利后写下这首诗,题为《空降开平》。80年前的广东开平,一支神秘的伞兵部队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在苍城上空空降,他们潜伏到日军身后开展游击战,破坏日军交通线,为阻截日军在华南地区的撤退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为深入敌后开展灵活机动作战,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伞兵第一团(代号“鸿翔部队”)于1944年1月在云南昆明正式组建成立。该部队从第五集团军中挑选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军士,以及征选优秀青年学生入伍,接受步兵战术、射击和体能训练。1945年3月,美军伞兵顾问团来到中国,带来伞兵部队所需的降落伞、卡宾枪、冲锋枪、手枪、机枪、迫击炮、火焰喷射器、扫雷器、橡皮艇等装备,并成立伞兵学校,开展伞降技术、枪械运用、空降战术等训练。同年4月,伞兵第一团正式改组为陆军突击总队,总队下辖4个大队20个伞兵突击队,共4000余人。陆军突击总队在接受了4个月的短期高强度严格训练后,迅速投入抗日战场。
鸿翔部队徽标(图片来源于网络)
伞兵单兵装备(图片来源于网络)
伞兵跳伞训练(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5年春,侵华日军为缩短战线,在华南地区开展撤退。同年7月,为从背后袭扰日军,破坏水陆交通,切断日军撤退路线,开展空降训练仅数月的陆军突击总队决定兵分三路飞赴华南,分别在广东、广西、湖南的沦陷区后方开展空降作战,其中第一次空降作战任务就选在了广东开平。开平水陆交通便捷,是连接粤西地区与广州的交通枢纽,也是日军从海南岛北撤广州的必经之地。当时,日军侵占开平与台山交界处的潭江沿岸商贸重镇三埠,并沿潭江向西进犯赤坎,试图打通潭江水上交通线,守卫潭江滘堤洲的司徒四乡自卫队坚守南楼,与日军发生多次激烈战斗。与此同时,日军也在开平塘口、马冈、苍城等地大肆烧杀抢掠。
C-46运输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7月12日,陆军突击总队正式实施第一次空降作战,目的是破坏日军从海南岛北撤广州的行动,负责此次行动的是突击总队第一队(代号“定远队”),队长井庆爽率领180多名伞兵队员,连同美军顾问、翻译员等人在内,共197人参加在开平的空降作战任务。是日凌晨3时,云南昆明呈贡机场,伞兵第一队全体成员带着全套伞兵作战装备,分别登上10架C-46运输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向东南方向一路疾飞,目标直指1200公里外的广东开平苍城,该地位于日军交通线的后方,距离日军驻地三埠约30公里,没有日军驻守,是一个合适的着陆场。“飞机起飞了,在五千多公尺的高空航行,风不时从打开的机门口吹进来,我感到阵阵的寒颤,想睡它一觉,其实,哪里睡得着呢?”第一次参加作战的杨勤槐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当时的心情。经过近6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飞抵开平苍城上空,经过多次盘旋确认着陆点后,在地面引导员点燃烟雾的指引下正式实施空降。
离机跳伞前指挥官向伞兵下达空降命令(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在敌后坚持办报宣传抗战的开平日报社设在离苍城不远的马冈墟附近的乡村,该报编辑主任伦海滨目睹了伞兵部队空降的全过程。多年后,伦海滨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飞机来了,三架一队、五架一队,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看方向似在十多公里外苍城的上空……接着就看到远处有降落伞降落下来,在晴空中,像朵朵银花在飘荡,低飞时人们的肉眼也可以见到盟机的标志……盟机还在上空飞翔,降落部队还是不断降下,连士兵的面目也清晰可见。”据当时参加空降的队员回忆,正式的空降与训练时的800公尺高空跳伞不同,在苍城上空空降时,飞机高度已降到300公尺,伞一张开就落地了,一位名叫宁公灏的队员在降落时不幸掉入河中溺水遇难,其他队员均安全着陆。
中国伞兵空降作战场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5年7月12日,陆军突击总队第一队在开平苍城跳伞(图片来源于网络)
伞兵队在开平苍城空降着陆周边地理环境(红框处为着陆位置)(市地方志办提供)
伞兵队的着陆点位于苍城墟以东约3公里处,周边多低山丘陵,便于隐蔽,队员着陆之后便立即将降落伞就地掩埋,迅速集结到山中埋伏。日军得知有伞兵空降到后方,大为震惊,因不知伞兵人数,当天便慌忙派出三埠等地驻军数千人进攻苍城企图截击,却一无所获。突击队避实就虚,迅速转移阵地,在群山中与日军打起了游击战,二十多天内转战新会、阳江、罗定等地。8月3日,突击队在罗定江与西江的交汇处——郁南南江口主动出击进攻日军据点,歼敌数十人,成功牵制住日军的兵力调动。
1945年7月,中国伞兵三次空降作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于《抗战烽火中的中国空降兵》)
伞兵队开展游击战(图片来源于《陨落:682位空军英烈的生死档案》)
中国伞兵部队的第一次空降作战便取得了成功,首战告捷的消息给在昆明基地等待出击的队员们极大的振奋。7月18日,突击总队第八、九、十队执行了第二次空降作战任务,500余名队员在广西丹竹空降,在地面部队配合下夺取了日军占领的丹竹机场和其他物资补给基地,破坏了日军的西江运输线。7月27日,第三次空降作战任务在湖南衡阳开展,突击总队第二、三、四队队员空降后,多次成功伏击日军运输队。作为一支神秘之师,屡战屡捷的中国伞兵极大地震慑了日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伞兵部队开进广州、衡阳等地,成为了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先遣队之一,为抗战胜利的凯旋之歌谱写下最后一个完美的音符。
陆军突击总队第一队译员于抗战胜利后在广东罗定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陆军突击总队第一队(定远队)全体中美官兵于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8月24日在广东罗定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尚珍:《中国第一支伞兵》,《中国的空军》1946年第96期。
2.伦海滨:《苍城外看空降》,《开平文史(第19辑)》,1988年。
3.黄汉纲:《伞兵部队开平作战记》,《开平文史(第19辑)》,1988年。
4.开平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开平县志》,中华书局,2002年。
5.东翼:《抗战烽火中的中国空降兵》,《兵器知识》2005年8月。
6.秦军:《“鸿翔部队”:中国伞兵第一团》,《钟山风雨》2008年第4期。
7.徐霞梅著:《陨落:682位空军英烈的生死档案》,团结出版社,2016年。
8.周渝:《战殇:国民革命军抗战将士口述实录》,万卷出版公司,2016年。
配资门户app官方版
倍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